(記者:張海振 李子驕 編輯:趙洪棟)
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 李子驕 張海振 濟南報道
在綠色低碳消費觀念驅動下,新能源汽車迎來消費熱潮。然而,每每爭論起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優缺點,人們總愿意給純電新能源車貼上“城市代步工具”的標簽。即便各種各樣的新能源車廣告,都宣稱其車型電池續航里程達到了300-700公里,但現實和理想之間仍有不小的差距。
可以預見的是,受限于現有電池技術,短期內,將難有突破性的動力電池技術能夠投入商業量產,應用于新能源車動力供給。那么,如何在充電樁的設計和布局上提高和突破,成為了當前新能源汽車跑出“城市圈”的關鍵。
國家電網在濟南市英賢街設立的一處充換電站。
“充電焦慮”究竟來自哪里
8月16日,午后1點,烈日炎炎,在國家電網濟南英賢街充換電站里,幾乎停滿了前來充電的新能源汽車。網約車司機苗先生把車停好后,站在充電樁前,熟練地操作起來。他說,“用專門的APP掃下碼就能充電了,充滿電需要1小時40分鐘左右。我一般中午和深夜各來充一次,這兩個時間段每度電是八毛多,會便宜一些,因此車也多。”
相對油價而言,充電無疑更省錢,但開新能源網約車,一天少不了要充兩次電。“我的車續航里程410公里左右,從早上跑到中午,還剩60%的電量,萬一下午接到遠程訂單,電量不夠就麻煩了。而且越充到后面越慢,中午我來充到90%左右就走了。”苗先生表示,自己也開車跑過高速,最遠去過河北。“跑長途有點擔心,一直在高速還好,服務區能找到充電樁。一旦下高速,就不敢保證能及時充上電了。”
在駕駛體驗感方面,作為一名新能源汽車車主,成欽的確感到驚喜。而作為山東交通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,他也在實踐中研究著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充電難題。“現在一線城市基本不存在找不到充電樁的情況,問題在于找樁和充電的過程是否便捷。我手機里安裝了很多APP,如果需要充電,從注冊開始,一番操作下來非常麻煩。”
公樁的運營體系不夠完善、充電速度相對較慢、用電焦慮心態加劇,無疑是造成充電難的幾大因素。在社會公眾行為層面方面,成欽認為,“燃油車主占據充電樁車位,新能源車輛充電完成之后沒有迅速駛離,充電樁損壞率過高等問題,也進一步影響了有充電需求用戶的體驗感。”
國家電網濟南英賢街充換電站
發展新能源車是大勢所趨,但充電樁建設仍然匹配不上
由于綠色環保、降低碳排放,新能源汽車已經一躍成為市場新寵。公開數據顯示,2022上半年,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000萬輛大關,占據汽車總量的3.23%。2022上半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220.9萬輛,與去年上半年新注冊登記量相比增加110.6萬輛,同比增長超1倍,創下歷史新高。
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巨大增加,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也緊隨其后。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(簡稱中國充電聯盟)最新統計,截至2022年7月,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為157.5萬臺,同比增長65.7%,緊跟新能源車銷量增速。
新能源汽車相關數據
對于山東而言,截至2021年底,全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73.38萬輛,同比增長45.68%,省內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1.76萬臺。成欽分析,目前山東的車樁比例大于全國3:1 的平均水平。“這其實也是個機遇,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產業上,未來山東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。”
2022年7月,山東省能源局對外發布了《山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》和《山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白皮書(2021年)》。按照規劃,到2025年,山東省公共、專用充換電站保有量將達到8000座以上,充電基礎設施達到15萬臺以上,個人充電基礎設施達到25萬臺以上。
充電樁相關數據
在高速服務區配備充電樁,是保障車主遠行的重要一環
一般來說,按照充電電流形式、充電快慢、使用對象等分類方法,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可分為四大類,包括公用快速充電樁、公用慢速充電樁、私用慢速充電樁、自家飛線充電。
“公用快速充電樁用于高速公路、公用充電停車場等地,建設成本非常高,一般提供直流充電,充電功率一般在60KW以上,充電速度快,價格偏高。而公用慢速充電樁用于公共充電停車場、機關、企業單位,建設成本比較低,一般來說是交流充電,功率一般在7KW,比較方便,價格也相對便宜。私用慢速充電樁是車主買車時,廠家配套安裝的私人充電樁,安裝和電費成本都比較低。”成欽向記者介紹。